美国国债走强 国债期货短期回调|国债期货行情
周五美国国债走强使得市场怀疑美联储可能在12月前加息的可能性。经济结构急剧失衡,央行营造的宽松货币让信贷在表现经济失衡方面更加突出。 五债继续回落。在高位十字星之后,国债期货连续走出四只阴线,出现上涨|2016-8-20 16:36:39 |
市场利率下行空间左右国债反弹重心|国债期货行情
市场利率短期下行空间有限,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可以考虑在期债市场逢高卖出,对持仓的债券品种进行适当的利率套保|2016-1-29 16:46:38 |
经济预期与人民币贬值拖累国债回调|国债期货行情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债牛基础依然存在,但是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7%附近,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在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背景之下,加上中美利差日益缩小,短期央行降准降息落空,预计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做多|2016-1-26 17:15:59 |
资金与政策面难以引导国债收益率|国债期货行情
当前市场离债市牛市的拐点还有很远,但是因当前资金面或维持偏紧,政策面也没有对利率有明显引导,长端收益率短期下行的空间也不大,国债期货或维持调整状态|2016-1-20 15:34:11 |
资本外流与股市避险提振国债期货|国债期货行情
权益市场的动荡让市场的短期内的避险情绪有所增强,而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本外流压力对于国内债市的负面作用较小。由于金融系统暂时的不稳定性,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仍在,资产荒的逻辑仍在延续,国债期货的强势格局难|2016-1-13 16:48:51 |
宏观周期与通缩风险支撑国债上涨|国债期货行情
在经济出现明确的复苏迹象之前,我们维持对国债现货及期货市场谨慎偏多的观点。尤其是十年期国债,可以逐步建立趋势性多单,如果收益率稳定突破3%下行,则还有一波牛市行情可以期待|2015-12-28 16:08:42 |
非农就业与流动性预期因素利空国债破|国债期货行情
本周股债走势偏弱,上证贴近反弹轨道上沿3660点高位振荡,10年期国债期货破位下行击穿9月30日低点,美国10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引发的国内流动性预期变化或是主要利空因素。考虑到地方债年内供给力度超|2015-11-16 16:27:41 |
经济预期回落带动国债期价企稳迹象|国债期货行情
由于IPO重启等短期因素影响,11月上旬市场表现出股强债弱的局面,国债期货告别前期的快牛行情,一度出现大幅下挫。而进入本周后半段以后,10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加,期价出现企稳迹象|2015-11-13 16:02:37 |
新股解禁抛售导致国债期货下挫|国债期货行情
国债期货经过前一轮大幅上涨后,面临着高处不胜寒的窘境。随着股市回暖,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期债近期快速回落调整。上周五证监会发布IPO重启,本周一期债再次大幅下挫|2015-11-10 16:30:28 |
季度经济预期引发宽松预期带动国债多|国债期货行情
从国庆假期后来看,市场对于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悲观预期,引发宽松预期再起,股债双双走牛,国债期货TF1512和T1512合约均创上市以来新高,多头热情高涨|2015-10-15 15:50:11 |
中长期震荡趋势支撑国债利好因素叠加|国债期货行情
期债结束前期较为纠结的震荡走势,成功突破前期三个多月的箱体位置。十债走势更为凌厉,在9月29日突破前期高点97.045后,次日回踩后再破29日创下的高点,走势偏强。十债现券走势也极强,在经过三个多月的|2015-10-8 15:10:36 |
经济与资金风险支撑国债投资边际|国债期货行情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双双低迷,资金利率持续下行,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短时间内难回升,为债市保持暖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整个债市的牛市并不会轻易结束,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国债具有较高的投资边际,|2015-9-29 15:57:22 |
9月经济数据指引国债期货易涨难跌|国债期货行情
国债近期难改震荡行情,但是8月份经济数据及最新的财新PMI数据均支撑国债的多头行情,现券市场的机构配置需求也对国债形成有利支撑,整体来看国债仍然是易涨难跌,期债尚需9月份更多数据指引|2015-9-24 15:01:45 |
基本面与货币政策等风险因素压制国债|国债期货行情
收益率向下的交易性机会来自于基本面疲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及风险偏好的继续下降。但中期内,利率能否再下一城,风险点则在于稳增长政策的超预期|2015-8-31 16:00:21 |
经济下行加大货币政策提振国债行情|国债期货行情
下半年专项金融债供给因素、美元加息等因素加大了期债的操作难度。但如果M2受股市影响有所回落,后续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货币政策重回长期流动性宽松轨道,国债将重回牛市行情,目前阶段建议波段做多|2015-8-27 15:44:19 |
经济与宽松预期叠加资金面拖累国债价|国债期货行情
由于国内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未来市场宽松预期依然存在。但是央行上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举措造成短期外资的净流出,国内资金水平持续偏紧,对国债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加之近期期货价格出现滞涨的现象,后市或将小|2015-8-21 16:01:46 |
外汇与股票市场或影响国债震荡趋势行|国债期货行情
国债的超跌在IRR数据中也可略见一斑,周二的快速下跌后,TF1509合约的CTD券隐含回购利率跌至-3%,这说明期货较现券超跌。基于此,我们认为国债期货长期趋势仍然向多,短期基于对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2015-8-13 17:02:26 |
经济增速与货币政策决定国债牛市格局|国债期货行情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稳增长货币政策将会成为常态,这决定了国债的牛市格局没有改变。预计短期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以预调微调为主。受此影响,近期国债的走势可能相对平淡,振荡走势仍将是主旋律|2015-8-6 16:04:42 |
资金风险偏好下降促使国债主题性投资|国债期货行情
当前债市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这使得债市下行风险并不大,而资金风险偏好的下降依旧是债市当前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低风险的债市会成为资金较为青睐的对象|2015-7-29 15:50:47 |
宽松周期供给博弈国债格局宽幅震荡|国债期货行情
债券市场正处于宽松周期以及供给加大的博弈当中,这决定了其下半年的格局依然将是宽幅振荡。从短期因素来考虑,不同市场之间的博弈,可能会成为其短期价格的引导。随着国内股灾现象的出现,股市赚钱效应已经大不如前|2015-7-28 16:38:42 |
宏观经济稳定避嫌需求缓解国债上涨|国债期货行情
国内将会维持流动性宽裕的态势,这决定了债券的牛市基础仍在,价格很难出现大幅的下挫。不过,短期资金主要流向股市,流动性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避险需求下降,国债期货上涨动能不足|2015-7-23 16:04:10 |
政府债务置换拖累国债上行震荡走势|国债期货行情
央行虽然近期公开市场维持中性态度,但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这给债市提供了较好的上行背景。不过第三批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消息,对清淡的债市形成较大压力。如果没有相匹配的资金供给,将会对期债的上行产生较大的阻|2015-7-21 15:47:57 |
二季度数据超预期致使国债多头获利回|国债期货行情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同时股市风险凸现致使资金寻求避险,国债避险功能凸显。短期内由于二季度数据超预期致使部分多头获利回吐,但上行趋势未破坏|2015-7-17 17:04:07 |
股市巨幅波动与资金面显现国债避风性|国债期货行情
最近几周金融市场风云变幻,股市的巨幅波动一度造成市场资金面紧张甚至进化成为流动性危机。债市在受到短暂冲击之后逐渐企稳,发挥出资金安全的避风港作用。国债期货不仅没有再次下挫,反而走出了强劲反弹态势,股债|2015-7-16 16:04:04 |
货币宽松政策利好国债震荡反弹动力|国债期货行情
展望7月的走势,一方面我们看到地方债供应压力不容小觑,今年地方债置换规模达到3万亿,对债券市场形成打压。但从基本面上来看,经济下行压力大,从传统美林投资时钟来看,债市有走牛基础,同时央行一直致力于引导|2015-7-10 14:57:19 |
资金面宽松态势利多国债期货走势|国债期货行情
从8日开始,此前被绑定的巨额打新资金将陆续解冻,有助于市场企稳反弹。其中,今日解冻的打新资金达1.47万亿元,下周一解冻资金预计也在1万亿元左右,下周二还将继续有打新资金解冻。整体资金面仍处于宽松态势|2015-5-8 17:03:10 |
资金利率与基本面因素引导国债走势|国债期货行情
对于期债而言,央行此次降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地方债供给压力的担忧,市场信心将得到明显提振。中期来看,货币政策方面此次降准力度超预期、未来降息、降准依然可期、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下调持续引导短端利率下|2015-4-21 17:24:53 |
宽松经济筑底预期强化国债多头获利|国债期货行情
央行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意图明显,且前期利空情绪已逐步消化,国债期货买点已到,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宽松预期的兑现,经济筑底的预期得到进一步强化,或是短期内国债期货多单获利离场的机会|2015-4-15 16:46:54 |
IPO与利率产品等方面承压国债价格|国债期货行情
虽然货币市场利率缓降,但国债市场表现不佳。下周IPO重启及利率债或类利率产品均面临扩容,令国债价格继续承压,前期入场空单可暂时持有。但由于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宽松政策后市有望继续加码,中长线上行趋势|2015-4-10 16:02:53 |
多因素影响国债期货调整格局|国债期货行情
整个3月份,期债处于盘整回调格局之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一是现券供给规模较年初增加,加上地方债存量债务置换的消息出炉。二是银行间资金利率维持高位,四是A股大幅拉涨创新高,削弱了债券市场的避险功能。|2015-3-31 15:47:35 |